微信更新8.0版本烟花,微信升级8.02
作者: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2024-09-20 02:58:15

在微信8.0更新系统中,所有内置表情符号都被重新绘制,但可供选择的表情符号较少。根据网友实际测试,微信8.0删除了32个系统内置表情符号。有些表情符号之前已在您的手机上删除,因此无法简单地发送这些表情符号。唯一的选择是手动输入[表情符号名称]。

今天,我们用传播理论来解释表情符号。

一、表情符号的发展历史

1.表情符号发展的早期阶段

纯文本通信非常单调,并且可能导致信息的误解。 1982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Scott Fahlman创造了表情符号的历史,用ASCII字符串“:-)”来表达微笑的情感,需要面向人。在法曼教授的启发下,人们创造性地操纵、组合电脑键盘上的各种符号(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算术符号等),将人类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后来这些表情符号传入了日本,日本人通过纠正败坏的表情,从更熟悉的角度模拟各种生动的表情,发展出了自己的“颜文字”。直观可爱的“颜文字”表情在短信中迅速流行,不少手机信息操作系统也发布了丰富多彩的“颜文字”表情库。

2. 社交媒体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QQ、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网站的出现,表情符号在网络社交领域开始流行。 2003年,QQ推出黄色圆脸表情系列,人人网则主攻黄色方脸表情系列。这两个表情系列引领了这一时期表情包的发展。

后来,QQ等即时通讯工具推出的“另存为表情符号”功能,鼓励了自定义表情符号的发展,激发了网民的想象力和参与意愿。自定义表情符号分为静态图(JPG)和动态图(GIF)两种。表情符号素材主要是文字、照片、动画、影视剧截图等。 QQ自定义表情不仅为用户提供了DIY表情创作的平台,也让他们有机会向专业制作者和表情团队展示自己的技能。与聊天软件自带的固定表情符号不同,专业制作者和团队制作的表情符号,例如流行的“兔斯基”和“哟西猴”表情包系列,大多采用原创卡通形象。

3.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3G、4G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为表情符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各大移动SNS的官方表情包系列已经日趋成熟,例如风靡全球的“Emoji”表情包系列、即时通讯推出的“Line Friends”表情包系列等。工具线。

与此同时,定制表情也从早期的兔斯基、阿狸等单一卡通形象逐渐演变为融合多种元素的在线表情包。如今的表情符号不仅融入了各种卡通形象,还包含了各种新鲜元素,比如网络流行语、当红明星、名人、热门影视剧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颜文字不仅继承了以往颜文字的“可爱”、“野性”特征,还具有小众亚文化群体的反权威、反传统、反主流的特征。目前,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不仅有丰富流行元素、专为年轻人定制的表情符号,也有多种适合中老年人审美观的表情符号,满足了网民的多样化需求。这一阶段,专业表情制作团队迅速发展,表情逐渐成为新兴文化产业。

二。从传播理论分析表情符号

(1)表情符号是网络舆论的另一种形式

根据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概率,“满意度越高,努力程度越低(当观众选择媒体或信息时),概率就越大,观众就越容易选择该媒体或信息。” ’马苏。”

表情符号使用更加生动直观的格式来表达观点和评论。表情符号易于理解,对于表达话语、抽象或可视化人们难以描述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具有丰富的含义。生动多样的图像和格式、直观活泼的特点满足了年轻网民的表达需求,满足了大众的多元文化诉求和审美取向。从私人领域到群体交流,用表情符号表达舆论已经成为年轻网民识别自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混杂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各种表情符号也成为网络舆情表达的新形式。

(二)表情符号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亚文化

相对于主流文化,亚文化是一种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补充和抵抗。 “表情包本质上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的青年亚文化。表情包通过一系列非制度化、无中心化的恶搞、拼贴等形式表达自我,打破主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原本在相对小众群体中出现的使用表情符号的交流方式,现在已经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娱乐至死》)表示,“这是一个致命的娱乐时代,所有的公共话语,自产生以来,越来越多地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其原始图像素材往往是‘正在被使用’,他指出。著名影视素材、知名名人等等。同时,为了快速传播和夸张情绪,表情包往往以笑话和恶搞的方式制作,并用其夸张、滑稽的表情来增加情绪。我们需要表达这一点。表情符号因互动和流行而广泛流行。

(三)狂欢理论的具体呈现

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表情符号在网络上的传播充满了情感宣泄、形象破坏和大众娱乐,导致网民放弃了网络生活中的正常行为,使用各种“戴着‘面具’来表达自己的不当行为”。表情符号”。 ——它叫权力、地位、中心,它尽情瓦解一切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反建制、反权威、反规范倾向。

表情符号的创作逻辑排除了中心、地位、权力;领袖、名人、成功人士都可以作为表情符号的素材,只要满足网友狂欢、娱乐的需求。表情这里一切都是根据网友的喜好,每个人都有机会被选为表情素材。表情文化因此是网络文化狂欢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

1 尼尔·波兹曼:致命滑稽[M],张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孙晔, 薛可: 网络群体传播中的亚文化研究————以Emoji为例[J], 2023.

3 周子阳:论“表情符号”对网络舆情的影响[J],2023。

4 吴静:新媒体时代表情符号发展的传播分析[J],广角出版,2023。